
1965年,一封匿名举报信传到了军委,信中称罗瑞卿和许光达两位将军有“通苏”的嫌疑,军委对此高度重视,随即对罗、许两人进行隔离审查,并撤销了他们的所有职务。写举报信的人名叫程世清,时任26军政委。
程世清生于河南,11岁时便开始参加革命,后来被编入4方面军,担任宣传队员。后来,4方面军主力即将转战川陕,上级首长看他年纪尚小,不忍他背井离乡,于是有意安排他回老家工作。可他已经习惯了军旅生活,回家只待了3天就又辞别双亲,回归部队,咬牙跟着同志们翻山越岭,走完了漫漫长征路。
红军东征时,他一马当先,冲锋在前,在强渡黄河的战役中,他俘虏了一名国民党军官,因而受到上级的通报嘉奖。抗战时,他在八路军某部担任干事,1941年随军南下支援新四军,在某地方团任政治部主任。解放战争时,他被调到东北军区工作,主要负责西满解放区的警卫工作。1948年,他被从地方部队调到野战军中担任师政委,往后接连参加了锦州战役和天津战役,立下了不少战功。
建国后,程世清被委派到刚刚组建的装甲兵部队工作,他的顶头上司正是许光达将军,两人共事了很长时间,许光达一度将他引为知己。然而,谁都没想到,在1963年,程居然向总政部举报许将军,称许将军的家人偷偷和苏联联系,图谋不轨。此事一度闹得沸沸扬扬,并直接导致许光达遭到批评,并被党中央勒令停职反省。
动荡开始之后,程世清为了给自己博取政治资源,又写了一封举报信给军委,矛头直指许光达和罗瑞卿。居心叵测者借此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暴,当即将许、罗两位将军逮捕关押,同时还大肆“株连”,导致一大批老同志白白遭遇无妄之灾。
1967年,程被委派到江西处理民间团体矛盾,他巧妙地利用心理攻势和强制手段,消除皖地各民间组织的矛盾,促使大家握手言和,进而避免了流血事件再度发生。除此之外,他还收缴了很多枪支,避免了乱局进一步激化。客观来说,他这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是值得肯定的,党中央也在随后表扬了他,并提拔他担任江西省委书记,兼任省革委会负责人。
然而,不久之后,程世清就又犯了错误,他在江西搞了一场抓“间谍、叛徒”的运动,结果闹得省内鸡飞狗跳,人人自危。很多人在遭到批斗之后,不堪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,选择了自杀,更有甚者,以抓“间谍、叛徒”为名,公报私仇,肆意判刑,一时间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。
1971年,林帅出了事,程世清此前又和林帅来往亲密,随即遭到隔离审查,次年,他被革除一切职务,并暂时限制自由。1978年,他被收押进秦城监狱。党组织随后对他展开了一次大调查,在审核了诸多人证、物证,最终认定他污蔑了许光达将军,并且在江西工作期间存在巨大失误。程世清此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他主动写了一份检讨书递交给党中央,并表示愿意接受一切惩罚。
党中央在经过研判之后,认为他虽然存在过错,但也情有可原,因此决定不对他起诉,只开除他的军籍。1983年3月,64岁的他重获自由,并被安排到福建的干休所生活,当地的民政部门每个月会给他发两百元生活费,确保他衣食无忧。程世清起初想过申诉,但后来又打消了这个念头,因为他不想再给国家添麻烦了。
他晚年最爱两件事情,一是喝酒,二是画画。他几乎每天都要喝酒,而且还要喝烈酒,若是有朋友来看望他,他更是要一醉方休。有传闻称,他直到70岁的时候,每天还能豪饮半斤酒,可谓一桩奇事。至于画画,他自称是胡乱为之,但行家看了他的画之后,都称赞有加,直言他的技艺深厚,不输当代名家。
福建当地的干部都非常尊敬程世清,每逢节假日,都会去看望他,陪他聊天解闷。他有什么生活上的难题,当地的干部也都会想办法给他解决,从来不会拖延。2008年,这位颇受争议的老同志走到了人生的尽头,时年90岁。但碍于他的身份比较特殊,因此党政官媒并没有隆重报道此事,只是发表了一则讣告,他的遗体最终被迁回老家安葬,也算是落叶归根了。
